重庆最大的小车汽配城(老顶坡经济合作社的罗达德)

2023-03-11T11:39:10

一年前,重庆市九龙坡区老顶坡汽摩联合商会在老顶坡成立。作为商会的首届会长、老顶坡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64岁的罗达德精神矍铄的站上舞台,向大家介绍老顶坡20多年的发展历程。

望着台下的上百个成员单位代表,和眼前的老顶坡车水马龙,罗达德感慨良多。在过去26年里,这个天然形成的陡坡上,满载着货物的车辆川流不息。罗达德欣赏着这份吵杂,一点都不觉得打扰。顶着重庆最大汽配市场集聚地光环,罗达德依然在前行。

他的童年 一心挣钱摆脱苦日子

跟上个世纪90年代暴富的商人一样,罗达德和他的老顶坡实业有限公司可以说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但即使天再助,也要靠人为,现在看来,老顶坡之所以能享誉全国,与罗达德的胆识和远见有很大关系。

罗达德小时候家庭很不宽裕,没上过几天学的他,选择了入伍。但军营的刻板生活并未打消他改变家庭贫穷的愿景。1977年,正在部队当侦察兵的罗达德放弃了提干的机会,在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与感召之下,他决定回到家乡。

由于部队练就的驾驶技术,罗达德转业后成了农村运输队的一名司机,“那可是金饭碗啊,每个月除了基本工资,还有节油补贴、出差补贴,为了挣钱还拉过私活。”穷则思变,满脑子都是钱的罗达德,终于在80年代中期当上了万元户。

从食不果腹,到荣升万元户,罗达德的野心也大了起来——辞职下海,成了他唯一选择。“当时整个石桥乡的运输司机有数百人,只有我一个人下海经商,别人都以为我疯了。”

然而在别人眼中的这些冒进举动,恰恰证明了罗达德的眼界和胆识,让他今后几年的商业打拼中积累了经验,最终赶上了改革的春风。

商业嗅觉 迁入市车管所聚集人气

超前的商业嗅觉可以说是上天给罗达德最好的恩赐,他自己把这点天赋归功于自己聪明贤惠的母亲。促成原重庆市车管所搬迁至老顶坡,就是罗达德至今认为最得意的杰作,也是决定老顶坡汽摩城成败关键。

1985年,位于大坪大黄路的重庆市车管所由于发展需要,亟待扩大容量,作为运输司机的罗达德得知此事后,立马找到了时任石桥镇高庙村书记的父亲,但没想到满眼金光的罗达德却遭父亲泼了一盆冷水——车管所有什么用?见多识广的罗达德立刻为父亲算了一笔账:车管所能够聚集大批的有车单位、驾驶员,这是一个免费的广告。同时,没有驾校的时代,车管所的驾驶员培训中心能够吸引周边区县的学车人员,外来人员的食宿问题,将会带动这一地区的服务业猛增。

罗达德算盘轻轻一拨,便让一头雾水的父亲醍醐灌顶,老顶坡最终给车管所开出1.85万/亩的价格,打败了华岩、大渡口等数十个竞争对手,拿下了市车管所项目。

同时,作为当时成渝高速的起点,紧邻陈家坪的老顶坡纵然还是农村荒坡,但以为日后发展汽配、汽修埋下了天然的种子。加上了具有军工背景的成空汽修厂,老顶坡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在重庆的汽车行业内家喻户晓。

创新模式 一己之力救活汽修厂

上世纪90年代,重庆汽配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力帆、宗申的发家更让人不少人眼红。看到车管所这块金子招牌,机敏的罗达德当然不肯放过。

下海后,他临危受命,来到当时年年亏损的利明汽修厂任厂长。厂里没有钱,罗达德就自掏腰包,把多年积攒的10万元积蓄拿来当流动资金,厂里缺人手,他又是身兼检验工、试车员、采购员数职。不过,真正让汽修厂扭亏为盈的,还是罗达德的“鬼点子”。

刚上任不久,罗达德就首开行业先河,提出“只收材料费,不收人工费”的消费模式,这在当时重庆乃是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先例。这样的促销广告,一下让曾今经营困难的利明汽修厂成为明星,等待修理车不仅停满了修理厂,还在大马路上排起了长龙,火爆程度堪比如今的“双11”。

此后,罗达德又下海单干,成立了自己的汽修厂,生意同样火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如愿得手。

运营头脑 1万资金运作出汽摩城

从1992年4月2日当选老顶坡经济合作社社长的那一天,罗达德便开始了他在老顶坡的“开荒之路”,他深知粗放的种植业效率低下,打造企业才是致富之路,依托当时的天时地利,他决定把当时重庆分散的汽配市场整合起来,打造一条属于汽摩的商业街。

搞开发,资金当然是首位。可当时的老顶坡经济合作社,没有一分钱积蓄不说,还欠了一屁股烂账。这时,军人的气魄和胆识,让罗达德并未选择踌躇不前,他一面拿出仅有的一万块资金,为少部分土地做了平场,一面向社会招商。最终这一万块钱平出的土地,租出了50多万的价格,然后这笔钱再次投入到开发中。如法炮制,通过资金运作,经济合作社在5年时间内向老顶坡投入了1200多万元,为社员分红多达一百多万元。

为了把初具规模的汽配一条街升级为汽配城,同时突破国土局对农村开发用地的限制,1997年,罗达德把原来的社员农转非后的居民组织起来,成立重庆老顶坡实业有限公司。农转非居民以安置费入股,并贷款二千万把原来的经济合作社四百六十亩土地买下来自己搞开发,以土地置换之形式,在老顶坡建起了西南地区第一家汽摩城。

思路开阔 壮士断腕扭转颓势

创业难,守业更难。在老顶坡汽摩城成立后的二十年,罗达德也遭遇了重重考验和选择。2000年初,汽摩城以经营汽车为主,而类似行业在重庆就有上百家,老顶坡的汽车经销既没优势,也没特点,还受到其他同行的挤压和削弱。

处于发展瓶颈的罗达德开始带着团队“四处求医”,寻求突围,终于他在北京找到了“药方”。 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朱总以自身实例给罗达德算了一笔账: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70亩地年收入5000万;而北京四眼桥的汽配市场,同样是5000万的年收入,占地却只有40亩。看着这笔账,罗达德才如梦初醒,“销售整车利润薄,而整车门店的规模大,收租难。”看清楚形势,回到老顶坡后,罗达德第一件事就是迁出市场内的整车门店,让老顶坡杂货市场变成了纯粹的汽摩配市场。看到如今红火的华璞城汽车时代广场、中汽西南汽车超市,罗达德一点也不后悔,在他看来,正是因为老顶坡汽配城的辐射力,才让如今的老顶坡成为汽摩卫星城。

如今,曾靠着一万元起步的重庆老顶坡实业有限公司,如今固定资产一跃上升到了几个亿,年收入也达到了一千多万元,汽摩城年销售额达到160多亿元,创造了全市经济合作社经济发展的历史,成了当时重庆市经济发展最快的村社之一。

如今为了让更多商户有一个抱团取暖的家,罗达德牵头成立了老顶坡汽摩联合商会,并首批联合112家商户,打通物流、仓储等设施,让大家资源共享,共同做大汽摩生意。

谈到未来,罗达德说,市场内商户已经慢慢转向线上,电商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去年10月,他率队与阿里巴巴达成初步协议,计划在电商平台再造一个“老顶坡”。他告诉记者,20多年前的改革造就了老顶坡,面对互联网浪潮,同样要放大胆子,积极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