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群文静态类级别最高的双年展赛事活动,第九届上海市民艺术(美术)大展9月22日在杨浦区毛麻仓库拉开帷幕。这里有都市风情、百姓生活、民族特色、地域风景等,市民们饱含激情,以笔抒怀,用不同的艺术语汇热情描绘上海昂扬的城市精神风貌与新时代上海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图景。一幅幅作品反映现实、具有时代感,生动体现了上海文化特色。
第九届上海市民艺术(美术、书法、摄影)大展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杨浦区、奉贤区、静安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杨浦区、奉贤区、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承办。
本届大展以“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共收到来自全市各有关单位与个人投稿的21505件作品,经过各级评选,最终遴选出660件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集中呈现了近两年来上海群文艺术的创作成果、艺术水准和发展趋势,主题性与艺术性上更为突出,内容更为丰富,表现方式也更为多样。
以在毛麻仓库展出的美术大展为例,240件入围作品,有80件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作品奖。“这是我评选过的参展作品、人数和获奖作品最多的一次市民画展。”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亚平感叹道,从这可以看出上海的艺术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基础也越来越扎实。
记者在展厅看到,此次展出的作品,囊括了国画、油画、版画、农民画、漆画等几乎所有画种。其中,国画征集作品最多,群众基础最为广泛。“国画作品有不少以水墨体现出传统功夫的深厚修为,没经过多年的刻苦功夫,是不会有这种效果的。”上海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评委桑茂林评论;农民画和版画也有着很高的群众基础,农民画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画种,它用“可爱、真实、童真”打动了评委们。版画则被评委们公认为质量高的画种,“达到了专业水平”,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评委姜建忠说。毛麻仓库这个展览空间也为本届大展参赛者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作品尺幅更大,两米四的尺寸与全国美展接轨,使得更多大幅精彩作品加入。
今年的众多作品在主题上集中反映了意气风发的市民生活,展现欣欣向荣的城市景象,淋漓尽致彰显作者的艺术个性和真情实感。比如马婕的《翱翔的青春》描绘了跳伞这种极限运动场景,细腻的工笔画用五彩斑斓的跳绳线形成一个空间分割,张力足、动感强、人物表情生动,这正是当代年轻人勇于挑战、无所畏惧、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谢大展主办方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展示艺术的平台。我愿用我的画笔记录这美好,歌颂新生活!”马婕说。
而冯正安的《看东方》则展现了典型的上海都市风貌,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洋溢在整个画面中——无论是在陆家嘴云端高楼凭栏看城市巨变,或是在外滩建筑里品味中西合璧的海派风格积淀,都令人百看不厌。
在艺术水准方面,“高质量”是今年大展的关键词,现场作品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不禁赞叹群众艺术的品质逐年提升。这得益于今年大赛吸引了一批院校学生的加入,更不乏在全国、上海各类大展上的获奖作者,他们的专业背景使展览的质量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主任、评委翁纪军指出:“尽管是群众性的艺术活动,这些作品却很有先锋性,这是与往年很不同的地方。”
比如,司尚林的《中国式地图之上海》这件作品是以地图为图示语言,以综合材料绘画为载体而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作品采用双层叠加的呈现模式,一层是参照百年前的地图场景而描绘,上面一层是用亚克力激光雕刻,呈现出当今的现状。双层叠加,直观看出百年间中国由积贫积弱到经济腾飞的巨大发展变化。
徐增英的版画作品《嗨!魔都!》以鸟瞰视角表现上海浦东、浦西两岸的景色。现实中冰冷的钢筋、玻璃、混凝土森林,滔滔不绝的黄浦江水,在艺术家的刻刀下转换成绵密的,充满温度的线条。在创作中艺术家通过木刻版画独特的套色手法,营造出细腻、丰富、柔和地银灰色调,仿佛一曲亘古流传的乐曲,深沉而有力地讴歌着这座城市的典雅和活力。
“在市级层面是做好引领上海市民文化艺术水准,在区级层面做好艺术指导与普及相结合,在街镇、社区开展广泛惠民的一个大型展示活动,通过逐层发动、评选,让市民在展览期间参与到群文艺术创作的氛围中,从而达到社会大美育的目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如是表达了上海市民艺术大展的举办初衷。他认为,该展最大的特点是发动面更广,有着更广泛的群众基础,相较于专业展览,它让普通市民都可以通过社区、街镇,在家门口参与到展览中,尽管最终展览作品优中选优,不能顾及到每一位参与者,但整个展览从开始征集到结束,营造出浓郁的市民艺术文化氛围,也确实做到了让普通市民通过参于展览圆梦出彩。
作为一个历经十六年培育与发展的市民“双年展”艺术活动,上海市民艺术大展已成为上海地区具有群众性、综合性、权威性的品牌艺术大展,它不仅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而且在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中传达着文化自信,彰显了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据悉,今年10月底,将在奉贤区九棵树艺术中心和静安文化馆分别举办第九届上海市民艺术大展书法专题展和摄影专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