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彩大酒店(安葬送安彩的不是李留恩)

2023-03-21T14:45:53

九十年代末,新世纪之初,如果问起图书馆在哪里你或许不知道,但提起玻壳厂却无人不晓,如果问起安阳市的市长是谁你或许不知道,但提到李留恩却人人皆知。如果问起安阳市哪的工资最高,估计大家也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安阳玻壳厂的职工”。那个时候,安阳玻壳厂几乎是这座城市的一个神话,如今,人们却很少提及这个它,唯一有些印象的是,有一只股票叫“安彩高科”。

诞生“土豪”的地方

其实,和安钢一样,安玻也特别像一个“小岛”,感觉和安阳市民都有些格格不入。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安玻的效益和安玻职工的收入。

在当时安阳市民工资水平只有千元以下,安玻职工一个普通员工的月工资能到5000元,一个小干部工资可以上万。安玻绝对是当时职场的一个“香饽饽”。要是,一个家庭里有安玻双职工,那就更让人羡慕了。据小编当年的印象,除了工资高,安玻还有集资,还有双工资,还有年终分红,反正,总感觉在玻壳的同学在不停的领钱、领钱、领钱。还记得当初安彩大酒店吗?

当时的安玻职工除了有钱,似乎眼光也比较好。在我们都住着父母的房子啃老时,安玻的职工就已经开始购买商品房了。另外有很多职工开始做各种投资,股票,保险。总之,那些年,安玻职工给我们的印象是房子,车子,票子,用现在的话说,那是一个诞生土豪的地方。

曾经的光环

  • 拓荒

  • 1984年,中国决定大力发展彩电工业国产化,6个彩电玻壳生产线项目中的一个被放在安阳,李留恩走进了安玻。当时安玻起步异常艰辛,而在困难的资金中 李留恩却拿出了70万元,委托培养了151名大学生,这开创了国内企业培养人才梯队的先例。此时的安玻推掉电子工业部推荐的美国康宁公司的技术设备,单独从日本NEG进口;企业尚未投产,李留恩就制定了厂规,大到企业总体理念、小到一个清洁工的行为规范一应俱全,俗称“安彩36条”。

  • 民族

  • 1990年5月,安阳玻壳厂刚刚点火,赚了钱的小日本就口出狂言“安彩一定会在3个月内倒闭”。第二天,NEG大幅调低彩电玻壳价格达30%。除了这,不讲信用的小日本还在关键程序上捣了鬼,安彩当年生产出的次品堆满了安阳所有的仓库。后来,安玻人日夜攻关,几乎对所有引进的技术和设备都进行了改进和改造,使一期工程的实际生产能力很快超过了原设计能力的80%。

  • 创新

  • 1993年初,安彩摒弃纯粹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捷径开发出“自我技术总承包”的方式,在国内集合了几十家企业和院校参与软硬件设计和技术装备加工制造。这一成功模式后来主导了安彩的三期、四期工程,帮助安彩突破了技术围城,直接节约投资达几十亿元。

  • 扩张

  • 1998年到2000年,安彩先后兼并了成都红光玻壳厂、天津市津京玻壳厂和河南新乡美乐集团,成为一个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7亿元、资产80亿元,年产玻壳3000万套的中国行业老大。

  • 老大

  • 2003年李留恩坐上美国康宁公司的专机,施展“欲擒故纵”之术,成功将康宁6亿美元的开价砍到5000万美元,把9条生产线尽数拿下。这次“蛇吞象”的收购不仅成为高校的MBA案例。更使安彩荣升全球彩电玻壳老大的地位。

丢掉商机

其实,李留恩并不乏对产业变化的敏锐嗅觉。2002年,他从美国考察归来,兴致勃勃地大谈未来几年内,数字等离子、高清液晶电视等新一代产品必将成为全球市场的主导。但当有人建议“开始研制该系列产品”时,却被无情地否决了。李留恩的短视判断是:传统CRT电视虽然萎缩,但放眼中国农村和全球众多不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空间。他断言,CRT电视至少还有10年的市场!

——摘自三联《竞争力》

李留恩的决策最终葬送了安玻。康宁甩掉了九条生产线后,集中优势兵力开始涉足液晶显示器玻璃生产商。而此时的安玻虽然成为了玻壳的老大,可最终被这顶帽子给压垮了。

最后的挣扎

  1. 2005年,玻壳降价幅度达到35.4%,安彩紧接着整个中国彩管业陷入亏损,亏损额达1.8亿元,2006年更巨亏18.5亿元。安彩工厂几乎全面停产。

  2. 2005年,安玻被迫决定投入数字高清电视芯片和TFT-LCD玻璃基板项目,但因资金严重缺乏,终于回天乏术。

  3. 2008年1月,安彩集团申请破产。

安玻从此时起开始从安阳市民的视线中慢慢消失,很少有人再会提及他。那段美好的日子成为了职工们一段回忆,而那段幸福又是那么短暂,如昙花一现。

李留恩是一位悲剧色彩产业王者,他在电子工业极为薄弱的河南安阳,以20余年的艰苦奋斗成就了全球彩电玻壳老大。安彩的战略选择只晚了两年,但是,就是这两年,中国电视产业不再需要安彩,目送安彩的不是李留恩,但葬送安彩的非他莫属。一个创业者的时代结束了,他没有笑到最后,他亲手创造并亲手毁灭了“比我的生命还要重要”的安彩事业。

——摘自三联《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