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四号线(青岛昌乐路文化市场)

2023-04-04T13:26:09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署名除外)

地铁4号线,连接着老城区与崂山。

这条路,在青岛历史上有许多人走过,既有文人墨客,也有达官贵人,更有无数的百姓。30公里,在步行、马车的年代,需要半天的时间才能抵达,而如今,从老衙门旧址人民会堂出发,抵达大河东只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地铁带给人们极大的便捷。一度,我们循着地铁站,挖掘了众多的站点过往,本期,我们继续沿着4号线,寻觅几个典型站点的人文历史旧迹,为读者的旅程,增添一丝韵味。

石桥依稀

沿河大街昌乐路

辽阳西路上,脚下的震动是地铁4号线带给市民的真实感。熟悉的绿色站台,来往的行人不时张望,一切都很明亮,是全新的感觉。走进站台,透过玻璃眺望若隐若现的隧道,恍惚间在穿越时光,从百年前的步履阑珊,到车厢的飞驰,有一种打开倍速之感。

游客平静的面孔,映照在流动的车窗上,时光仿佛静止,变换的只剩空间。光线如流水般洒过窗外,忽明忽暗,涌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神秘感。

昌乐路站,此行的目的地到了。

从人民会堂到泰山路,都曾探访过,停泊在昌乐路,是因为这里曾是青岛最为集中的文化中心。昌乐路站修建得很深,转过几个弯,一级一级地走出地铁站,迎接渐渐潜入的阳光。掀开厚厚的门帘,映入眼帘的是昌乐路文化街一隅。

一位老人静静地坐在站口,享受阳光带来的惬意,她注视每一位走出的行人,仿佛在开自动盲盒一般,自得其乐。

地铁站旁,是施工工地,据周围的居民说,这里正在建5号线,加上另一头的2号线,昌乐路的地上地下交通脉络已四通八达。

走访,是抵达每一站的必修课。先沿着昌乐路向西北方向走,经过华阳路、孟庄路,抵达道路的尽头。在大港纬五路,一座古朴的石桥承载着过往的车辆。它的名字是大港纬五路桥,桥梁石基上雕刻着建桥时间:1982年7月。循着石桥往下看,桥底河流没有流水,却能听到潺潺的水声,非常神奇。这条河叫昌乐河,是海泊河的支流,一度,昌乐河河水丰盈,沿着昌乐路一路奔向海泊河,给昌乐路留下另一个好听的名字:沿河大街。

早年的水流没有被建筑和道路覆盖,给昌乐路留下了许多石桥,据青岛文史专家王铎先生撰文称,昌乐路是“横跨”石桥最多的一条路,仅修建于德国侵占时期的百年石桥就有五座,石桥多采用崂山花岗岩建筑而成,属于中小型石桥。它们横跨昌乐路与青海路、华阳路、曹县路、辽宁路各路口和昌乐路最南端,最长的是辽宁路口,长达15米,宽22米,最短的是南端桥,长6米,宽10.5米,在青岛的历史长河中,这些石桥与河水相伴,静立了百年。因为城市的建设,它们依次消失在水泥路下,昌乐河尽管也被掩盖,却在大港纬五路露出了原来的面目。雨水多时,汩汩的水流还会奔向海泊河,最终入海。

昌乐路当年非常热闹,“从胶州、李村、城阳和即墨等地来的马车,多数停靠在昌乐路上,因此进城来的骡马车,都会在这里拴系牲口、歇脚。尤其是到了每年正月初九‘萝卜会’期间,这里的青红萝卜堆得像小山一样,马车也排得密密的”,因此,当年昌乐路上有不少拴马桩,供来往商贩使用。

清溪旧事

萝卜会的由来

青岛文化街的牌楼,横跨在昌乐路上,与华阳路平行。仍记得春节期间,这里曾多次举办庙会,附近搭建过戏台,茂腔等青岛传统戏剧至今仍萦绕耳边。打陀螺、滚铁环等儿时的玩具,在文化街两边展示,那时的庙会传统的意味很浓。

其实,今天地图上标注的昌乐河又称清溪河,也是杨家村河。追根溯源,循着溪水的源头,可以找到一段关于清溪河与清溪庵的故事。

台东有个古老的村庄叫杨家村,有座传统的道观叫“下村庙”,又名“玉皇庙”“清溪庵”。

追溯时光,从原住民开始。

据杨家村的杨姓族谱记载,杨姓明代从云南迁居崂山乌衣巷,继而迁往今台东桑梓路和道口路一带的坡地,形成杨家村,后又有居民迁居村西,形成下村。下村庙是下村居民对村中庙宇的统称,《胶澳志》中,杨家村中的这个明代道观依然被称为杨家村庙,但在民间,这里长时间被称为下村庙。玉皇庙则是因为庙中祀玉皇大帝而得名。那么清溪庵是什么时候叫起来的呢?清溪,据说是因为门前有杨家村河而得名。这条长约两公里的小溪,汇集了今青岛山和太平山的山涧水流,绕过杨家村南,沿今昌乐路向西北流去。据1917年的城市地图标记,杨家村河就在今昌乐路与大港纬一路相交处的铁路东侧入海。

庙会是如何兴起的呢?珍藏于青岛市博物馆的道教经典《道藏》有这样的记载:“正月初九为玉皇诞”,俗称玉皇会,传说这天天地各路神仙都要集会庆贺,“玉皇会”后来演变为“萝卜会”。

玉皇庙到底兴建于什么朝代?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杨家村建村应该是在明代永乐年间,所以玉皇庙的建立应在建村之后,也为明代;还有一种通用的说法是元代末年,庙已建成。2008年3月29日,道口路9号建筑工地挖出过两块石碑,是1941年清溪庵(亦即玉皇庙)为捐款市民立的“功德碑”,石碑长约2.4米、宽0.98米,碑文为“重修清溪庵碑记”,文的开头便写道:“青岛特别市台东镇杨家村有古刹一区,曰:清溪庵。年代湮没,莫知建始”,所以,建筑年代已不可考。

关于萝卜会的由来,自然与萝卜有关。1930年2月17日的《青岛新民报》上,一篇题为《清溪庵萝卜会颇有历史价值》的文章提到:“那时清凉的一座破庙,没有像今日的各行各业来赶庙会,只有些萝卜摊来点缀着,所以遗留了萝卜会的名词到如今”。当年,青岛下村产萝卜,正月里的庙会主卖大众化可以充饥又不用动烟火的东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介于蔬菜和水果之间的萝卜便成了主角,附近的潍县人一听青岛还有庙会,就主动向这里倾销。

于是,正月初九这天,相貌平平的大萝卜和玉皇大帝一起,成为了庙会的主角,烧香请愿吃萝卜,成为百姓连续三天的活动标配。

萝卜会转移到昌乐路上举办,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

主会场多年来一直在清溪庵,直到1947年,还非常热闹。青岛市档案馆里,《萝卜会香烟缭绕 下村庙人山人海》的文章记录了当时的盛况:“上午七时许,清溪庵庙西山门大开,一股祈福求子烧早香者,即赶到烧香焚纸,台东分局为维持秩序亦添派大量队警,于各交通路口执勤,交通公司临时加班汽车多辆出动,各地赶会者纷纷聚集,至十时许已达十余万人,威海路、辽宁路皆被塞满,一时交通为之阻隔,清溪庵内香烟缭绕,进香者络绎不绝。”

相信,当时的热闹场景已经扩散到了昌乐路一带。

然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庙会停办,而后清溪庵变为一片废墟,旧址变为台东工人俱乐部等活动场所,只留下几处青瓦积顶、古色古香的厢房。萝卜会则被取缔。

城市沧桑

从民族工业到文化市场

一道重门,几扇木窗,掩映的是先人的背影,留下的是今人的叹息。

不过,萝卜会的故事并未结束,1991年2月11日,报纸报道《台东恢复正月“萝卜会”》:“台东区政府宣布,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二,将在南山农贸市场一带,恢复这一民俗活动”,并加入了“萝卜雕花、萝卜酱菜”等内容。第二年,萝卜会正式恢复,销声匿迹20多年的台东传统庙会,被从历史长河的遗迹中打捞出来,重新焕发活力。后来又加入了元宵的元素,成为萝卜元宵山会,举办的地点也从儿童公园迁到昌乐路文化街,一年比一年热闹。2007年,萝卜会被列为青岛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贮水山又名凤台岭,以东为台东,这也是台东镇的由来。

2023年,台东步行街恢复了热闹的会场,虽然已经没有了清溪庵的旧日模样,但台东举行庙会的踪迹与历史有关,与昌乐路同样有过密切的联系。

昌乐路横跨孟庄路、华阳路、曹县路,与利津路会合后止于辽宁路。盘桓于台东棋盘格西北,这些道路记录了青岛工业发展的历程。比如火柴厂,1916年,日本人在华阳路开办了山东磷寸株式会社,1918年又在曹县路开办了青岛磷寸工厂,日本火柴“三阳”行销山东各地。这种霸占青岛市场的“洋火”被丛良弼打破。

1914年,丛良弼在济南筹资20万元建设的火柴厂成功投产,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振业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国火”兴起,山东的“洋火”独霸时代得以终结。由于青岛是原料进入的重要港口,在青岛主权收回之后,丛良弼迅速行动,斥资30万元在青岛曹县路29号筹办振业火柴公司青岛分厂。火柴厂不断发展壮大,确立了“丛良弼及其创建的振业火柴公司在山东甚至北方民族火柴工业中的龙头地位”。除了济南、济宁、青岛、蚌埠四地的振业火柴厂,丛良弼还有振华、裕鲁、新生等木材厂、颜料厂、橡胶厂等企业,成为国内知名的企业巨头。丛良弼也被称为“中国的火柴大王”。青岛解放后,火柴厂旧址改建了青岛自行车厂,创造了当年响当当的大金鹿。

留在华阳路与昌乐路交叉口的烟囱,应是那一带工厂建设的见证。

随着时代的推进,工厂逐渐退出昌乐路周边。1994年,昌乐路文化市场诞生,主体是一个改造的工厂大院,院内大型厂房被改造为室内经营场所,现在主要经营了十几家主营教辅资料的书店。建筑外的空地及院外路边主要供周末摊贩摆摊使用,除了书店,还有一部分是古玩、书法、字画等艺术鉴赏收藏品的售卖。

阳光明媚的中午,市场内,文玩摊位依次摆开,葫芦手串、玉器雕刻、瓷器、家具、钱币、邮票应有尽有。一到周末,就是著名的昌乐路大集,来自各地的收藏爱好者会云集于此,选购中意的收藏品。除了摊位,还有固定的商铺,依次排在昌乐路大街上,是常年开张的店铺。每家店铺都各具特色,搭配相得益彰。有专门经营旧书的,销售的都是全国各地的旧期刊,有经营书画的专业画廊,有专门经营奇石玉器的等。

青岛的收藏家们,每个人都有逛昌乐路文化市场的经历,在这里,他们小试牛刀,曾因“捡漏”而开心不已,也曾因“打眼”而愤懑伤心。

沿着昌乐路一路走下来,不同于东部崭新的高楼大厦,这里的建筑较为古朴,楼层不高,颜色低调,在大港纬五路周边,有几栋大楼拔地而起,提高了昌乐路的海拔。从南边车水马龙的辽宁路口,到北边安静的油库大院结束,仿佛经历了两重世界。

昌乐路,亦成为连接城市沧桑与现代速度的一条要道,三条地铁线在脚下穿过,文化市场三楼,则是静谧的书的海洋;来自古代的文玩字画,与街尾的在建高楼,形成时空的对照,行人穿梭其中,将一切不和谐打破,为时代和空间搭建了不会消失的桥梁。

人物速描

我们书店内外的他们

上午8点半,水清沟菜市场内,蔬菜很新鲜,吃过早饭,孩子上学后,马一来到市场,为晚餐购买食材,回到家里,将菜清洗好后,走出家门。

9点30分,来到地铁1号线,一路乘坐到台东站。他边走边逛,脚步轻盈。

10点多钟,来到了昌乐路文化市场。一楼,有几家店已经开门了,尤其是面包店,早上7点就已经开始忙碌了。

登上3楼的阶梯,马一走了快15年。

马一是“我们书店”的老板,本名马振奎,也是昌乐路文化市场一位著名的商户,自从成为网红打卡地后,来店里拍照打卡的人多了起来。回想14年的历程,他淡然,又有一丝感慨。

2008年一个炎热的夏季,马一和来自北京的“马胡子”选中了昌乐路文化市场三楼作为梦想开启的阵地。马一是地道的青岛人,在青岛大学毕业后,赴京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出版公司当编辑。爱书之人与书结缘,自然惺惺相惜。读书、淘书占据了他全部的业余生活。机缘巧合,与“马胡子”结识。两人一拍即合成为书商,摆摊卖书的钱用来买书,无限循环。

马一回到青岛,是想稳定下来,读喜欢的书,过理想的生活。

不久后,昌乐路文化市场内,有了一家专卖特价书的“我们书店”。回想开业的那天,250箱图书一箱一箱地搬上来,挥汗如雨,却心满意足。

“不怕不赚钱吗?”这个问题马一回答过很多遍:心里有底,因为有“马胡子”这位专业人士在,因为有妻子的鼎力支持,因为有好友们的热心帮助。

一直记得,这是一家神奇的书店,老顾客会升级为“店主”,在马一外出进货时,义务帮忙看店,钥匙就在他们手里。这家深藏于文化市场的书店店面不大,却有着一批忠实的爱书人。有趣的是,一位回头客家里书太多了,想再卖回“我们书店”,马一亲自登门,收回了那些书。

转眼间,“我们书店”开了14年半了,被问及想没想过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赚钱,马一笑着说他不想太累,更享受现在这种“退休”般的生活。

上午到店后,喝口水,插卡充电,打开电灯,稍作整理,便开始读书,等待顾客。有来盖章的,有来购书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下午,老友过来喝茶聊天,时光在水蒸气的氤氲中悄悄走过。

下午5点,该回家做饭了。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感触,马一眼看着青岛的书店一家家离开,颇为感慨。从中山路搬迁到昌乐路文化市场内的汉京书店,在去年11月份关门了。

汉京算是青岛一家小有名气的古籍书店了。汉京书店成立时,店址在小港,第一次搬迁,到了堂邑路邮电局北。二次搬迁,搬到中山路上。汉京书店第三次搬迁,告别老街区,到了昌乐路文化市场。店内面积不大,却密密麻麻都是书。汉京主营全国各大社的人文、艺术图书,尤其与古典文化相关,同样积累了大量的老顾客。只是,在各方面的冲击下,汉京还是告别了青岛的书店市场,悄无声息,令人唏嘘。

“这几年,只有关门的,没有新开的”。

这何尝不是昌乐路文化市场的写照?

几年前,踏入文化市场,各种书店和店面挤得满满当当,各有特色,有卖古籍的,有卖教辅的,有专卖工具书的,每次逛都不空手。犹记得,拉书的手推车进进出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每家店里都有不少顾客,在密密麻麻的书籍间侧身而过,寻找各自喜欢的图书。

近日,再逛文化市场,里面冷冷清清,不少店面已经空置招租,只有几家教辅书店还大门顿开。他们有的掌握着某家权威教辅的独家售卖权,以此来维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