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刀价格(美日医疗企业凭借什么垄断了超声骨刀80%市场)

2023-04-15T15:27:04

手术刀究竟有多难造?身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为何连个小小的手术刀都造不出?

如今各大医院需要进口的医疗设备,大多都是高精尖。但是手术刀似乎并不算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只要拥有较强的加工能力,应该能够搞定,那为什么会出现需要进口的情况呢?

其实这里有一个误会,被欧美垄断的并不是传统的单片式手术刀,而是一种叫作超声骨刀的手术刀,准确来说他并不仅仅是一把刀,而是一整套的手术设备。包括可以实现超声频率震动的电动刀柄、可更换的刀头,连接线以及在手术时可以实现喷雾的供水设备。

那么顾名思义,这个超声骨刀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便是骨科,在超声骨刀没有被发明和广泛应用以前,骨科大夫在对病人进行手术时,一般采用的是医用电锯来切割骨头,不仅容易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面,而且非常不利于操作。

而超声骨刀却不同,不仅小巧便捷适合手持,而且作用原理也不是电锯的摩擦切割方式,而是利用超声频率的震动,让骨质当中的水气化,蛋白质氢键断裂,导致手术部分的骨质分解。从而实现局部微创切割,并不会对其他部位产生影响,因此被应用之后,迅速获得外科手术的青睐,不仅骨科大夫使用的得心应手,同样需要进行骨骼切割的脑外科和脊柱外科,也将其奉为“神器”,毕竟这两个科室更需要这种稳、准、狠的手术刀,不仅可以节省手术时间,还可以减少风险和病人的痛苦。

而这么重要的手术设备,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自然是谁掌握了绝对的技术,就一定会实现垄断。尽管最早研制类似设备的是意大利一家医疗集团,并且最初的想法只是应用于牙科。比如日常的智齿拔牙等,但是美日医疗企业敏锐的嗅到了其中的价值,于是日本在2006年推出了一款微型超声刀,并且声称可以将手术产生的危害和疤痕减少6%,看似不多,其实相比于传统手术已经是很大的提升了。

2009年,美国的医疗企业又对超声刀进行升级,研制出切割更加精准的设备,并且随着2016年超声骨刀的推出,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美国和日本也凭借着技术和合金刀头等设备,垄断了整个市场的80%份额,其中比较著名的公司有美国的迷松尼斯和强生等。

美日医疗企业凭借什么垄断了超声骨刀80%市场,小小的手术刀中国难以生产的技术难点究竟在哪里?

美日企业由于是最早开始对超声骨刀进行研究的,所以不仅掌握了绝大部分的专利权,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上更先进,即使别的国家想模仿也很难实现同样的效果,例如中国医疗企业目前也同样在研制超声骨刀,但是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应用在软组织的切割上。

因为要想实现对骨骼的精准一刀切,就需要超声骨刀的手柄能够提供,每秒5.5万次的高频超声震动,震动的主要来源是内部的换能器,通过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方式来实现高频震动。但是换能器是否能稳定运转,依赖的是内部重要的压电陶瓷,而高端的压电陶瓷几乎被日本垄断,美日甚至占到了90%以上的份额。虽然中国能够生产普通的压电陶瓷,但是像超声骨刀这样的高精度手术设备,没有高端压电陶瓷就很难实现高精度的目标。

而超声骨刀就是凭借着稳定的震动频率,在手术时,来实现与肌肉等其他组织保持同频震动,切割骨骼的同时不伤及肌肉和其他组织,如果不能够实现稳定的高频震动,超声骨刀也就失去了意义。不过,这还不只是超声骨刀被技术垄断的唯一问题,与高频震动配合使用的钛合金刀头的技术,则被掌握在美国人手中,美国是研究钛合金最早的国家,掌握着非常高端钛合金技术。

我国虽然近些年在航空领域技术不断发展,也具备钛合金研制技术,但是并没有机会实现民用医疗等方面的发展,而且整个超声骨刀的研制还涉及到设计理念等其他方面的提升,所以整体上才会造成美日垄断的局面。

根据2019年的医疗器械蓝皮书数据显示,当时中国的超声骨刀国产化率连10%都不到,这一点在2020年底,深圳举办的国际医疗器械展会订购数据中就体现的非常明显,强生公司一家的超声骨刀订购量就有10万把,而中国多家企业加在一起都不足4万把。

当时每把刀的订购价格在2500元左右,10万把就是2.5亿元的交易额,而整个中国市场还远不止这么大,如果任由美日这样垄断,超声骨刀的价格还会上涨。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近两年超声骨刀的价格已经翻了一番,上涨到4000至8000元一把的高价。

目前,尽管中国医疗企业已经通过不断的研制,将美日在超声骨刀的市场份额从9成压缩到了8成左右,但是想要实现追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日医疗企业凭借什么垄断了超声骨刀80%市场,小小的手术刀中国难以生产的技术难点究竟在哪里?

超声骨刀作为“快刀断骨”的精密手术器械,虽然很有技术含量,但并不意味着不可超越,况且是对善于刻苦钻研的中国人来说。而且除了不断提高我国的压电陶瓷和钛合金刀头的生产技术,打破超声骨刀生产的原材料瓶颈外,在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方面,我国就有一家公司找到了新的可突破的部分,这家公司就是我们熟知的比亚迪集团。

在绝大部分人眼中,这只是一家做电动汽车比较优秀的公司,但是近些年比亚迪的很多跨界行为,也让它非常出圈,比如在疫情最困难时期,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为疫情防控提供防疫物资的生产,在2022年更是投身贵阳有轨电车EPC项目的建设,成为总承包商。这让网友们一度被怀疑,比亚迪是要进军基础建设行业。但是和这些“大动作”相比,比亚迪在微电子行业的默默耕耘,更能在关键时刻改变中国的产业劣势,早在2002年比亚迪就成立了微电子产业部门,如今已经成为电子产业公司。

而从2022年开始比亚迪在包括半导体、超声骨刀在内的多项电子产品上开始发力,特别是超声骨刀的研究上,今年6月份,他们就发布了一项专利报告。根据专利表明,比亚迪的研究团队对现有超声骨刀的构造特点进行了改进,将内置产生超声高频震动的换能器,改成了顶部悬空设计,这样可以让以往从侧面进水的方式改成从后端进水。

而之所以需要进水,是为了给工作中的超声骨刀进行适度降温,并且以恒温的水冲洗手术过程中产生的骨头碎屑。而后端进水的好处是为了不影响医生的握持操作,也让超声骨刀的配比更加均衡,减少能量的损耗。此外,为了解决进水过程中的漏水漏电问题,比亚迪还在换能器内壁加装了密封圈,有效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虽然比亚迪的这项专利研究并没有革命性的突破,但却是在超声骨刀方面成为中国技术突破的一个关键点,而任何技术的赶超也是经过这样一点点的突破累积起来的。这也表明,中国技术并不是不能生产这样的手术刀,曾经的落后会被一步步赶超,美日的垄断最终会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