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的产生
驸马的由来
武举人是谁设立的
唐朝诗人王维也贿考
在古代高考第一也不一定中状元
过去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第一叫解元,唐伯虎当年就是解元,唐解元三笑点秋香嘛;会试第一叫会元,这个会员不是果汁,也不是作家协会会员;殿试第一叫状元。如果是三次都第一,那么就是连中三元。
关于这些,很多人都熟悉,但是,确实也存在很多误解。比方说,大家通常会有这么一个误解,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了,就被皇帝招为女婿。事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中国历史上有六百多名状元,真正当了驸马的,只有一位,是唐朝的郑颢。他即是状元,又是驸马,却其实很不愿意当驸马。为什么这么说呢?他是唐朝会昌三年的状元,年轻英俊,唐宣宗看中了他,打算将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早就有婚约在身,而且跟自己的未婚妻,卢家小姐青梅竹马,不愿意悔婚另娶公主。唐宣宗就让宰相去说服他,宰相是费尽口舌,威逼利诱,没办法,郑颢最终就娶了万寿公主。结果可想而知,两人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后来郑颢还曾多次借职务之便弹劾宰相,让你当年非拆散我的幸福婚姻,让我当这个驸马。唐宣宗也自知理亏,每次都替宰相把弹劾奏章压下来。
六百多状元,就郑颢当了驸马,也不幸福,那么为什么大家还会以为中状元会当驸马呢?
第一,是受戏曲或者文学的影响,《铡美案》影响多深远啊。历史上的陈世美其实是好人,因为得罪了编剧,所以悲催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在重视科举的朝代,大家找对象就特别愿意找中举的学子。宋朝的时候一度流行“榜下捉婿”。每到科举发榜,大户人家都到发榜的地方等着,看谁考上了,立刻问你有媳妇吗?没有,我把我女儿许配给你。所以大家顺理成章觉得,大户人家招女婿招举人啊,进士啊,那么,状元每次就一个,是不是就会被皇帝选取了,皇帝招女婿选驸马,肯定会招状元。
状元往往不会被招为驸马,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过去科举要一级级考,考到状元时,年轻的,一般也得三十来岁了,十几岁就中状元,就算是最强大脑,也不可能。那时候多数没毛病的男人二十岁之前就结婚了,公主也不能做小啊,休妻也是会被人谴责的,会连着状元带皇帝一起谴责。另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从宋朝开始,就比较重视限制外戚的权利,驸马待遇会不错,但是在政治上要避很多嫌疑,状元说起来政治前途是一片大好的,娶了公主基本上就不可能混进核心的权利层了,所以,状元本人也多不愿意做驸马。
事实上,驸马本身的由来就注定其难有作为。最早的时候,皇帝的女婿还不叫驸马,但是,有一种官职叫驸马,就是在汉朝时,汉武帝时始置驸(副)马都尉,驸,就是副,过去拉车有三匹马,中间一匹,左右两匹,中间的叫主马,两边叫驸马。给皇帝驾车的驸马,就是驸马都尉,工资很高,职权不大,是个好差事,所以,能当这个差事的,都是皇帝的亲戚。到了晋朝,有一个人叫杜预,娶了晋宣帝的女儿,被封为驸马都尉,还有一个人,娶了晋文帝的女儿,也被封为驸马都尉。所以,从此以后,谁娶了皇帝的女儿,都被称为驸马。
所以说,驸马本来就只是皇帝的司机,状元多少年寒窗苦读出来,去干这事,确实没什么意思。而且,就算有了老丈人是皇帝这个靠山,驸马也不能胡作非为。比方说,朱元璋的驸马叫欧阳伦,这个人搞走私,朱元璋当时下了“茶马法”,禁止私人走私茶叶,茶叶主要用来换马,但是欧阳伦就多次走私茶叶,就被人检举了。朱元璋听说之后非常生气,说这法律是我制订的,你身为我的驸马,敢带头破坏,杀。就把欧阳伦给处死了。
那么,中状元就算不当驸马,真的就会大有作为吗?
中国古代的状元要是加上武状元,要有七百多名。多说两句,开始科举只有文举,唐朝时,武则天开始设武举,挺有意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设了武举,当然,不是因为她姓武,所以设武举,可能女人更重视男人武的那一面。最早的武举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跟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的差不多。宋代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军事策略,比如孙吴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先笔试,考理论,再面试,考技能,笔试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技能考试。不过,总的来说,大多数朝代对武举的重视程度跟文举没法比,武举选将只是个补充形式,跟文举任命官员不一样。武举出身的著名将领也有,比方唐代的郭子仪,但跟文举出来的著名官员数量没法比,直到清朝,朝廷开始对武举才比较重视,因为满族人是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因此对武举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前代。
不管是文状元还是武状元,里面都有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才,你像文天祥,南宋的陈亮,也有个别历史上著名的坏人,比方说秦桧。但是,历史上那么多著名的大臣,包括文人,还都不是状元。所以,中了状元到底能有多大作为,还真不好说。
另外,状元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相当多的状元命运反而非常坎坷。比方说明朝的状元杨慎,是著名的学者、文坛巨匠,中了状元之后,因为得罪了皇帝,被贬到了云南永昌,充军三十五年,半生都毁在那里了。杨慎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临江仙》,就是《三国演义》开头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其实很多状元的命运也是如此,是非成败转头空,本来是状元哥,一不留神,成了大衣哥。
另外,每个朝代末期的状元,往往命运更加悲惨,赶到改朝换代,容易先倒霉。文天祥算一个,明朝末年,有个状元叫魏藻德,中状元仅三年,即被崇祯帝提拔为首辅,在位只一个多月,李自成进京,便成了起义军刀下的冤鬼。
清朝最后一科的“末代状元”,也是中国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个状元,叫刘春霖。清政府推翻后,无以生计,最后是靠卖画为生,聊以度日。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女状元,太平天国时期的,傅善祥,当过太平天国丞相,北王韦昌辉血洗东王府,傅善祥不知去向,马航一样永远失联。
所以,在状元这件事上,其实还真没必要看那么重,“科名以人重,人不以科名重”,科名的重要,也是科举的重要,是因为由于获得了人才。但是,人才重要不重要,并不一定要看他的功名。
古代的状元,有很多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这一点还容易理解,毕竟,就像今天的高学历一样,未必有高能力。但是,有人说了,至少,状元的考试成绩应该是出类拔萃,应该是学霸,是考试型人才吧?其实,并不是这样,或者说并不完全是这样。
因为状元是殿试的第一名,在这种时候,皇帝的一时好恶,主考官的主导思想,以及特定的选人环境都能起很大作用。很多该当状元的人,不一定能当上。
比方说,唐朝的时候,推荐人就非常重要。很著名的诗人王维,在考试之前,得知太平公主预定了另外一个人为状元,他不满,求岐王李范帮助。岐王引荐他和公主认识,王维先奏琵琶,后呈诗作,公主惊其才识,答应推荐他为状元。后王维果然高中。
还有一些帝王往往凭自己的好恶决定取舍。明朝的时候,建文帝主持殿试,本来,考官建议定王艮为状元,王艮也是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的弟子,但是,建文帝觉得王艮长得丑,建文帝是相貌党,就把王艮压为第二名,定了另外一个人为状元。明朝弘治年间的时候,明孝宗看到有个举子,叫朱希周的举子,他一琢磨这个名字好,朱是国姓,希周二字是希望明朝统治能像周朝那样长久,取其吉利,即定为状元。
最闹乱子的是宋朝,《玉照新志》记载,北宋初期,以先交卷为第一名,是不成文的惯例。谁写得快谁是状元。后来到了宋太宗这里,为了改过来,又矫枉过正,先交卷的绝对不能让你当状元,甚至还会赶出考场。还有一次更荒唐,也是在宋朝,有个叫王嗣宗的人,参加科举,殿试,跟另外一个人并列第一,但状元只能有一个,当时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殿试的时候,对他俩说:“靠写文章,实在是分不出胜负了,干脆,你们俩掐吧,摔跤,谁赢谁是状元。”接着,王嗣宗就和这个人架秧子掐起来了,俩人都是拿笔杆子的,估计场面也好看不哪去。结果王嗣宗赢了,屁颠屁颠跑到太祖面前,跪地高声奏道:“臣胜之”。所以王嗣宗的状元被人称为“角力状元”。这就跟唱歌的选秀节目最终PK临时改成比谁尿得远,大家对这样的冠军肯定不服。所以当时的老百姓见到王嗣宗,都不会按照规定行礼。按说是应该拜的,大家却纷纷说:“君以手搏状元耳,何足道也!”你这状元是摔跤摔来的,有什么好牛的。
所以,状元从古至今,都掺杂了各种运气的因素,这种运气不是只靠实力就能够解决的,因此,不要把状元本身看得那么重,状元只是一种荣耀的光环,并非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科举制结束以后,“状元”反而更多了。我们现在一年就得几百个状元:高考状元,全国高考状元,各个省高考状元,各个市县也都有高考状元……除此之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理财状元、造林状元,养猪状元、养鸡状元……状元这个词就像大师一样,越来越不值钱,越来越让人觉得奇葩了。
其实在古代的状元里,科举出来的状元里,也有很多奇葩。比方说,有个馒头状元,叫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的特点是特别能吃,当状元也跟能吃有关系。殿试时,他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我写文章慢,但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
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
除了馒头状元之外,还有人参状元。后来是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时间很长,翁同龢觉得精神恍惚,偷嚼人参提神,被称为“人参状元”。广东顺德还出了个鸭蛋状元,叫黄士俊,也是状元。民间传说他当年进京赶考,因身无分文,向岳父借钱,和《儒林外史》中范进的岳父一样,黄士俊的岳父也是一个势利眼,嫌他穿着不雅,不准他进屋,只给了他两只鸭蛋打发他上路。不料黄士俊这回真的得了个状元,就成了著名的“鸭蛋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