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千里走单骑,将产业孵化器“搬”至科创、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前端。日前,中国安全应急产业首例“飞地经济”创新大戏精彩上演。
11月11日,江门安全应急产业(北京)孵化器正式揭牌。借此“直通车”,北京、江门两地间的人才、资本、技术、市场、供应链等要素资源实现“无缝链接”、双向流动。
“创新提速”刚一启动,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再添“动力”。
11月14日,工信部安全〔2021〕48号文件公示了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含创建)(以下简称“国家示范基地”)名单。
据悉,这是继2015年之后,国家有关部委公布的第4份国家示范基地(含创建)目录。
《中国高新区》记者发现,在这份经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组织评审评估的示范基地名单中,江门高新区、徐州高新区、合肥高新区、营口高新区、济宁高新区、长沙高新区、德阳高新区、日照高新区、保定高新区、株洲高新区、仙桃高新区等11家园区荣耀入列。
“高新军团”的加入,让护卫平安中国的队列里,多了一份“高新”屏障。
两家国家高新区吃“第一只螃蟹”
干旱、暴雨、洪涝、热带风暴……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各种天气气候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顷,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到6亿人次,平均每年因受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据介绍,安全应急产业是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安全防范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专用产品和服务等活动的总称。
发展安全应急产业迫在眉睫。
2015年称得上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建设“元年”。当年8月,国家有关部委下发文件,启动示范基地建设,明文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报的示范基地数量原则上为1个。
据了解,示范基地是指为满足国家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需要,以促进应急产业聚集发展为目标,对应急技术研发、应急产品制造和应急服务发展具有示范、支撑和带动作用且产业特色鲜明的依法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聚集区)以及国家规划重点布局的产业发展区域。
“入选国家示范基地,主要考量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应急保障、企业发展和发展环境等五大指标,其中综合类示范基地年产值不低于60亿元,专业类示范基地年产值不低于20亿元。综合类具备为周边2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提供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运等应急保障能力。”有关人士介绍说。
两个月后,全国首批示范基地正式诞生——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河北怀安工业园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随州市、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海信创新产业城等7家申报单位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的审核、公示和批准,正式开启示范基地建设征程。
“中关村科技园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高新区吃到了‘第一只螃蟹’。”有关人士回忆说,当时,国家高新区的数量不是很多,经济开发区在入选阵容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国家高新区虽然在入选总量上处于劣势,但产业特色非常明显,后劲十足。
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最早的三个园区之一,集聚了新兴际华、中安财富等一大批“领头羊”企业。借助打造示范基地的契机,丰台园布局应急救援产业版块——“安全谷”,将“应急救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急救援技术工程研究院”、“应急救援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等机构都设在“安全谷”内。希望通过产业和研发,将“安全谷”建设成为以高端装备和产品制造为主、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基地。
合肥高新区同样走在全国前列。园区汇聚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量子通信、四创电子、工大高科、科大立安等信息技术公共安全企业,组建了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构建了涵盖“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网络化孵化服务体系,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孵化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200多家,毕业企业800余家。
至2014年年底,合肥高新区共有公共安全应急企业220家,主要涉及反恐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与食品安全等五大领域,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8.8亿元,营业总收入约280亿元,从业人员2.4万人,累计实现税收11.2亿元。园区基于信息技术的公共安全产业集群被科技部认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当年,合肥高新区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继续建设公共安全应急产品研发、应用、试验和生产基地;第二步,建设区域应急产业综合保障平台,为中部地区提供五大领域应急保障方案及服务;第三步,将示范基地打造成为国家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综合保障平台。”有关人士回忆道,在入选示范基地后,合肥高新区进一步放大了产业梦想——瞄准千亿元目标,打造国际知名的公共安全产业集群。
“高新元素”闪现示范基地十年培育之旅
一部国家示范基地的建设史,同时也是国家高新区安全应急产业的发展史。
据介绍,我国安全应急产业起步较晚。直到后“非典”时代,在中央的推动下,我国安全应急产业才得到快速发展,并初具规模。
正是在国内市场对公共安全领域的各项技术、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需求十分巨大的背景下,示范基地的建设进入国家视野。
2012年显然是一个分水岭。
“当年,印发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促进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提出‘安全产业’这一概念。”有关人士回忆说。
两年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出台,又一次提出了应急产业的概念。
从此,安全产业、应急产业(以下简称“双产业”)并驾齐驱。
当年,有机构调查显示,国内市场对安全产业、应急产业需求十分巨大,规模超万亿元,“钱”景十分光明。
为了引导“双产业”的健康发展,打造发展样板,2015年,中国首批7家国家示范基地“浮出水面”。
“新入选的示范基地培育期为三年,各示范基地要在培育期内实现基地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自主研发的重大应急装备投入使用,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一批应急特色明显的中小企业。”有关人士回忆说,培育期满后,三部门组织专家对示范基地进行了评估,评估不合格的撤销示范基地命名。第一批评估总体目标达成:把示范基地打造为国家处置突发事件综合保障平台,引领国家应急技术研发、应急产品生产制造和应急服务发展。
紧随其后,四川省德阳市、辽宁省抚顺经济开发区、长沙高新区、福建龙州工业园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区;河北省唐山开平应急装备产业园、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江苏省徐州高新区、江苏省溧阳经济开发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浙江省江山经济开发区、湖北省赤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陕西省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示范基地应运而生。
至此,三批示范基地中,共有6家国家高新区入列,“高新元素”为安全应急产业添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长沙高新区于2017年获评国家示范基地。潜心五年发展,2021年,高新区安全应急产业企业总数突破278家,规上企业数量82家,企业年产值突破267亿元,同比增长28.4%,占到湖南省应急产业产值的7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高新区基于全国领先的“工程抢险装备”产业基础,融合探测搜救、北斗导航、应急通信等新兴产业,形成了以“工程抢险+探测搜救”为特色的优势应急产业链。
据介绍,未来三年,长沙高新区计划实施“四集聚、三融合、两体系、一合作”,集聚产业领军方阵、集聚“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集聚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集聚一批特色应急产业园区,加快应急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应急制造和现代服务融合发展,完善应急服务体系、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大应急产业开放合作,推动高新区应急产业可持续发展。
赤壁高新区2019年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示范基地。其安全应急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是赤壁市的六大产业集群之一,入列湖北110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现有华舟重工、威盾消防等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龙头骨干企业73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2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9家;营收超过10亿元企业2家;营收超过1亿元企业9家。2021年,赤壁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群行业总产值达到274.9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6.1亿元,实际上缴税费达2.7亿元。
9年后,“双产业”实现概念上的“并轨”。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发布《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将安全产业和应急产业合并为安全应急产业。
国家示范基地十年培育期间,我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迅猛。
有关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安全应急产业总产值为10188亿元,较2018年增长约14.5%,高于同期工业经济增速。安全应急产品生产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制造业生产企业占比约60%、服务企业占40%。根据赛迪研究院统计,2020年安全应急产业规模为1.5万亿,占全球比重超过60%。
十年磨一剑。目前,经过四批次的建设,全国示范基地达到31家,共有17家国家高新区跻身其列,占总数的54.8%。
“高新力量”提升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科技含量
向北,做一只产业的候鸟,飞向行业的前端。
11月11日,“江门安全应急产业(北京)孵化器在京正式揭牌成立。
江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杰表示,孵化器的落成,将成为江门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示范基地产业导入的重要平台。对江门加快推动形成“安全应急产业园区、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科普体验中心、大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发展格局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介绍,江门安全应急产业(北京)孵化器,以建设成为安全应急产业策源地,创建安全应急产业高层次人才创新中心,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智库为目标,融合五维一体推进江门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关键要素,打通从科技创新到标准,从测试认证到产业的关键环节,为江门制造服务全国安全应急事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江门高新区的“飞地产业”创新举措,只是众多高新区投身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的一个典型缩影。
据了解,我国安全应急产业的细分领域大致分为安全防护类、监测预警类、应急救援处置类、安全应急服务类等4类。产品包括矿山安全、危化品安全、城市消防、深海应急、自然灾害防范等多种类产品。
“由于起步晚,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我国安全应急产业未形成系统化产业体系和全方位的市场服务。”有关人士介绍说,细分领域发展不均衡,社会化服务程度较低;安全应急产品开发不平衡,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装备整体的系列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区域布局不平衡,西部、东北地区较为薄弱等问题尤为突出。
随着行业标准规范和安全管理要求趋严,面向能源、交通、矿山、化工等高危和传统行业的监测预警产品、矿山井下关键救援、深海应急救援防护产品、消防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化无人化产品呈现快速增长;面向城市的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处置产品,包括水、电、燃气等管网的城市生命线监测、城市消防装备配套等产品的需求规模非常庞大。
做大做强我国安全应急产业,“高新力量”责无旁待。
东湖高新区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新材料等在安全应急装备智能化、轻量化等方面的集成应用,进行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示范工程,探索“产品+服务+保险”“产品+服务+融资租赁”等应用新模式,构建生产企业、用户、金融保险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多方共赢的新型市场生态体系。
天津高新区利用紧邻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独厚优势,锁定以国产芯片、存储设备、高性能服务器为代表,完善核心硬件层。以操作系统、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开发为代表,建设平台支撑层。以智能安防、服务与解决方案、互联网社交为代表,打造应用服务层等三大领域,构建涵盖“材料+芯片+整机+软件+服务”的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信息产业安全基地,成功入选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型新兴产业集群名单。
株洲高新区是第二批国家示范基地,成功引进了应急通信生产研发基地、株洲用电安全科技产业创新防范及建设基地、通联支付平台、上海均和、宁波国创智能装备、大研工业机器人、上海小海龟基因精准医疗技术、麦格米特株洲拓展基地等9大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73亿元。根据规划,株洲高新区争取到2025年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动力安全产业名城,具有全国引领性的安全产业示范基地,具有区域带动性的安全产业集聚样板。
威海高新区制定一份网络安全生态产业链发展的“路线图”——依托该高新区内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基础等优势,形成行业顶点企业集聚、高端人才汇聚、科研成果涌现的局面,打造威海市网络安全融合发展先行区。目前,该区在网络安全领域集聚科研及服务平台40多家,其中,国家级、省级19家。
徐州高新区将应急安全产业发展作为践行新发展理论、营造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形成了产业集群、创新集聚、服务集约的良好产业发展态势,目前已集聚应急科技企业500多家,应急科技研发机构53家,形成了涵盖矿山、消防、危化品、公共安全、家庭应急五大方向,研发、孵化、专业园区一体化的产业发展体系。
…………
在国家高新区的参与下,十年来,我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带一轴”安全应急产业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即从长白山至珠江口的产业“东部发展带”、从天山脚下到云贵高原的产业“西部崛起带”、还有以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中部四省为主的“中部产业连接轴”。
同时崛起了一批以海康威视、徐工集团、新兴际华等为代表的产业链高新技术龙头企业。
据《2019—2020年中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安全应急产业总产值为10188亿元,较2018年增长约14.5%,高于同期工业经济增速。安全应急产品生产的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制造业生产企业占比约60%、服务企业占40%。
中国安全应急产业“钱”景广阔。
预计在未来数年,我国安全应急产业仍将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将迎来应急产业的快速成长期,2025年,安全应急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2万亿。
置身于护卫平安中国的队列当中,“高新军团”大有作为。
本刊记者 项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