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亭记故事梗概(拜月亭的传奇)

2024-06-22T14:49:36

拜月亭的传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我国古代“八大景”之首的“江南水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至今依然风景如画、名不虚传。而在江南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引人入胜的传说和故事。如今,我要跟大家说的就是其中一段:拜月亭故事。

第一段:重建与崛起

据传,拜月亭建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阆风台”。在历史冗长的漫长岁月里,拜月亭也曾历经兴衰沉浮,一度荒芜多年。但在清朝康熙年间(17世纪末18世纪初),拜月亭再次繁荣起来,称为“绍兴十八景”之一。 

当时的绍兴府知府陈瑞华听说拜月亭历经沧桑故而破败,十分怀念自己清少年时期曾来此游玩时的美好时光,于是便从府库中拨款重修拜月亭,恢复了它旧有的风采。经过重建之后,拜月亭形成了以四周环水景观为主体,陆上设有月亮门、叠山门、南琴阁、潇湘馆、怀素堂等楼阁、亭台、别墅等建筑,是一座以观碧波、赏明月为特色的园林景点。

第二段:弃亭成恶

然而,拜月亭一度身受了“弃亭”之名,原因出人意料。据说,在康熙年间某一天,一名名叫朱大(化名)的浙江人,坐船来到拜月亭时,不怕天黑也不怕地险地直接将船停在了亭外,吸食鸦片昏迷倒地。他被一个流浪汉们救起并藏匿在亭内,而他所谓的“救命之恩”,就成了从此为非作歹的信仰。从此,困于毒瘾的朱大便藏匿在拜月亭内,拉些同类,建立了一条从清水港通往拜月亭内的贩鸦片渠道,而拜月亭也就逐渐名扬天下,成为“鸦片事件”中的“贩夫皂隶之地”。

在朱大的主持下,拜月亭内贩毒的规模愈发扩大,不仅如此,他还与所属的“衙役局”勾结,利用手中“权力”进行权色交易,妨害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大的势力愈来愈大,他唆使贩毒同伙抢劫、勒索,手段日趋狠毒。他们不仅肆虐拜月亭附近,还打起了绍兴城中,杀人越货屡见不鲜。

第三段:拜月亭再次获救

崇宁年间,鸦片贸易营销者之祖——曾国藩在陕西正式开始治理鸦片问题,并向朝廷请戒严教育,随即在全国各地抓捕处理毒贩。此时,拜月亭的发展遇到瓶颈,毒贩们仍在坚持斗争,困扰拜月亭已有多时。经过几轮抓捕,朱大等毒贩终于被逮到,拜月亭的历史也因此而告一段落。

然而,在曾国藩治理十年的时间里,拜月亭也随之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不再像此前那样闪耀光辉。直到迎来改革开放以后,拜月亭重新崛起。后来,拜月亭被办成了乡村社区景观,重点修建亭墩、升高亭角,令其成为一处也许不是那么老辈子熟知的旅游胜地,但却也非常适合普通游客及家庭出游,尤其适合浪漫约会的旅人。

江南水乡,最受大江南北游客欢迎的“拜月亭”景区,是当之无愧的江南居民的骄傲和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