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2月7日文章,原题:中国是否能够接受创新文化? 根据某些研究指标,可以说,中国正接近于成为世界领先的科研大国,或者已经达到这个目标。然而,在广泛使用的创新指标方面,中国仍落后于其他领先的科研国家。那么,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的创新?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研究创新和创业的社会科学家玛丽娜·张(音)认为,中国是一个“追赶型”经济体。“创新能力建设是一个渐进和累积的过程,后进者不断扩大知识基础的广度和深度。”不过,她补充说,“中国已经在一些领域成长为世界主要的创新领导者之一”,创新政策发挥着 “重要作用”。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摆脱“注重短期激励的、排名驱动的追赶模式”,如期刊发表,转而追求“基于学术好奇心和自由的长期知识积累”。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基础研究在中国研发支出中仅占6%多一点;相比之下,这占美国研发支出的15%以上。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是,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研发支出“受经济回报的驱动”,公司更愿意投资应用科学,因为其收益更加确定。“如果正在‘追赶’,并且有一个明确目标,那么这种策略是可行的。但是,当中国接近某些技术的前沿时,就需要投资于基础科学。”
尽管存在种种挑战,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的教育学家黄福涛仍对中国的创新持谨慎的乐观态度:“毫无疑问,中国将继续提升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让其与科研实力齐头并进,因为中国肯定会提高高等教育总入学率、科研人员数量和研发投资。”他承认会有一些障碍。“一方面,中国需实现高等教育的数量扩张,特别是具有创造力的科研人员。另一方面,中国需要在政治、监管和生态环境方面取得更显著进展。”
即使中国能解决一些阻碍其创新能力的国内基本挑战,也面临着国际合作方面的重大挑战。张说,管控地缘政治紧张将是中国在创新方面迎头赶上的最大挑战。风险在于,中国和美国等国家之间的科技进步脱钩,导致前者被排除在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之外。黄认为,如果中国显得更加孤立,从国外吸引人才或许是一个挑战。因此,他建议中国可能需要着眼于内部并作出更多努力,为有潜力的国内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人提供有利的环境。